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健康科普】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图片35


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并且女性发病率较高,大约是男性的2倍以上。骨质疏松症常见于50岁以上群体中,很多人发现自己随着年龄增长,个子却变矮了,出现了驼背的体态,还有人发现自己腰背部时常疼痛,特别是在翻身、坐起或者长期行走后,疼痛会更加剧烈。实际上,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图片36

中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归属为“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摄养失调为内因,外邪侵袭等为诱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经络运行痹阻、骨枯而髓减、骨失滋养的全身慢性退行性疾病。

█ 病因

①禀赋因素 本病的发生与种族、遗传、先天精气不足、备孕养胎及孕期保健等禀赋因素有关。

②年龄与性别因素 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

③体质因素 体质因素与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等有一定的易患性与倾向性。

④饮食失宜 平素偏食、少食、过咸,嗜烟、酗酒、过饮咖啡及碳酸饮料等易患本病。

⑤起居失常 经常失眠,日照不足,居处不适,跌扑闪挫,五劳七伤等易患本病。

⑥劳逸失度 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或过于安逸静养,导致脏腑及气血等失常而引发本病。

⑦情志失和 精神紧张、情志抑郁、急躁焦虑、思虑过度等七情内伤,易患本病。

⑧其他因素 与妇女过早停经或有卵巢切除病史以及男性的性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 病机

肾精亏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内寓元阴元阳,偏于阳虚则虚寒;偏于阴虚则虚热。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天癸”竭绝,肾精逐渐亏虚,骨髓化源不足,骨络失于濡养,骨枯而髓减,以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机。

②肝郁血虚 肝主疏泄而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筋骨相连,精血相生,肝肾同源。绝经后妇女多有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老年人阴血既亏,可致肝血不足,阴阳失调;以致筋骨失于营养,骨络不荣。且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肾精与肝血,荣则俱荣,衰则同衰,若天癸渐少,无以生精养骨,导致本病。

③脾胃虚弱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脾胃健运,则肌肉丰满壮实,筋骨强壮有力。绝经后妇女以及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或因摄生不当,伤及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足,无以充养先天之精,精气亏虚,则筋骨肌肉失养,可致肌少筋痿骨弱。

④血瘀气滞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血瘀则气滞。气血与筋骨密切相关。气血运行正常,气血调和,则筋强骨健。气血运行痹阻,血瘀气滞,“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骨髓失养,导致骨枯而髓减,易发骨质疏松及骨折。

此外,外邪侵袭,痹阻筋骨,导致风寒湿痹,或从阳化热,转归湿热;或从阴化寒,转为寒湿;痹久则骨痿。

本病以肾精亏虚、骨枯髓减为本,以瘀血痹阻、骨络失荣为标。病性包括阴阳偏盛偏衰、气血经络不荣不通、寒热虚实标本夹杂;病位局部在骨及筋肉等形体,整体涉及五脏相干;病势基于体质“从化”、疾病治疗和预防养护而变化,终致骨量减少,逐渐骨质疏松,甚或发生骨折、致残致死。

图片37 

█ 辨证施治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则是“辨证施治,病证结合,整体调节,防治结合”。以中医脏腑和八纲辨证理论为基础,将本病分为以下 6 个证型

①肾阳虚证主症:腰背冷痛,酸软乏力。次症: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弱等。治法: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推荐方剂: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虚寒证候明显者,可加用仙茅、肉苁蓉、淫羊藿、骨碎补等以温阳散寒。常用中成药:右归丸、强骨胶囊。

②肝肾阴虚证主症:腰膝酸痛,手足心热。次症:下肢抽筋,驼背弯腰,两目干涩,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法:滋补肝肾,填精壮骨。推荐方剂;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加减。阴虚火旺证明显者,可加知母、黄柏;酸痛明显者,可加桑寄生、牛膝等。常用中成药:芪骨胶囊、六味地黄丸、肾骨胶囊。

③脾肾阳虚证主症:腰膝冷痛,食少便溏。次症:腰膝酸软,双膝行走无力,弯腰驼背,畏寒喜暖,腹胀,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治法:补益脾肾,强筋壮骨。推荐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

④肾虚血瘀证主症:腰脊刺痛,腰膝酸软。次症:下肢痿弱,步履艰难,耳鸣。舌质淡紫,脉细涩等。治法:补肾活血化瘀。推荐方剂:补肾活血方(《伤科大成》)加减。常用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胶囊(颗粒)、金天格胶囊。

⑤脾胃虚弱证主症:形体瘦弱,肌软无力。次症:食少纳呆,神疲倦怠,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等。治法:益气健脾,补益脾胃。推荐方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⑥血瘀气滞证主症:骨节刺痛,痛有定处。次症;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骨折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弦等。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推荐方剂;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骨痛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姜黄;下肢为甚者,加独活、汉防己、鸡血藤以通络止痛;久病关节变形、痛剧者,加全蝎、蜈蚣以通络活血。常用中成药:活血止痛散。

 图片38

此外,在临床上亦可见症状较轻、或感受风寒湿邪、或兼夹证者,辨证施治时需灵活应用。还可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等中医外治法,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情况。另外,我国传统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可增加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及肌肉、肌腱的柔韧性,提高本体感觉,加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推荐药膳:鹿茸黄豆海带汤、杜仲羊骨汤、黄芪虾皮汤、杜仲腰、当归鞭、 黑豆猪骨汤、怀杞甲鱼汤等;食用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及地域特点,坚持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膳食钙摄入不足,需额外补充钙剂。沿海地区饮食习惯多以海鲜为主,应当避免过量食用,防止发生痛风;饮茶习惯盛行区域建议少饮浓茶。

★特别注意:在生活中应当严格戒烟限酒,适量饮茶,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保持适中体重。老年人应当避免跌倒,行动不便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等辅助器具,以提高行动能力。此外,可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如将楼梯改为坡道,浴室增加扶手等, 以增加安全性。 

内容来源:林洪生话健康公众号